在线麻将平台_打麻将平台-app下載

图片
本页位置: 在线麻将平台_打麻将平台-app下載:新闻中心文化新闻

书写者林青霞:我三个女儿很少看我的电影

2011年08月08日 16:14 来源:在线麻将平台_打麻将平台-app下載晚报 参与互动(0)  【字体:↑大 ↓小

  林青霞在在线麻将平台_打麻将平台-app下載:书展上的讲座,安排在我此行的最后一晚,是个周六。李敖的讲座在她讲座开始一小时前结束,两个场地是在线麻将平台_打麻将平台-app下載:会展中心最大的两个演讲厅,门对着门。在正常情况下,从一扇门走到对面一扇门的时间不会超过半分钟。

  主办方显然有了先见之明,担心媒体无法顺利入场,于是几次提醒大家,要在李敖结束前赶到李敖的场地,再由工作人员带着前往对面的林青霞场地。但计划总归赶不上变化,我在李敖结束前十五分钟想到进李敖场地,却发现已经根本无法逾越排在林青霞场地外的那些观众。我们几个媒体朋友,只好随着人流顺着拐了好几道弯的栏杆往前走,边走边打着电话互相通告消息,像是茫茫人海中的几条小鱼,终于在某处聚齐了那么几条。最后总算等到解救我们的渔夫,穿越人群和栏杆,得以在半小时后进入场地。是的,半分钟的路我们走了半小时,而普通读者们,加上等待的时间,他们走得更久。

  在步入主会场的夹道里,看到两排各色花篮,最明显的是林青霞三个女儿送的花篮,上面写着“祝妈妈活动成功!”能容纳1000多人的场地,前面几排都是预留席,间或进来的一些人,都能引起场子里某种躁动,徐克、狄龙、张叔平或者其他。我被现场气氛带着,也忍不住朝每一次闪光灯聚集的地方投去目光,有时会有一种恍惚,到底是在书展上,还是在某个电影节的颁奖典礼中。

  台上放了两把椅子,靠右侧的是把女王椅,椅背高高的,从底部往上呈打开状,和另一把明显不一样,我猜这是给林青霞准备的。后来结束自己活动的李敖也赶来了,他从场地走向后台,他刚刚呆着的场地里听说已经架起大屏幕,让进不了林青霞现场的观众可以观看同步直播。

  活动比预定的时间迟了十几分钟开始,马家辉先走出来,然后当然是大美女林青霞,她果然坐在了王后位,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,黑裙黑鞋。“不要叫我大美人,我现在是作家,作家,作家!”作家这个词,一开场她强调了三遍,用的语调是娇嗔,和我预想的不一样,我以为她身上在线麻将平台_打麻将平台-app下載:的会是英气,像是有男儿气概的女子。

  林青霞是聪明伶俐的,在一向擅长调侃被采访对象的马家辉面前,她的口才毫不逊色。就连回答不喜欢哪位作家这种刺头问题,她也巧妙以“我不喜欢讨厌我朋友的作家”作答。而听她讲她现在的生活状态,我有种好像一个人被分成两个世代去过的感觉。

  过去她辛苦拍戏,功成名就后隐退,在家相夫教子,读书、写字、拍照、学画。她现在的生活很像是从小家庭条件优渥,不愁用度的富贵人家小孩的成长轨迹。就我们所能遍及的经验,都常常可以看到,第一代父辈经商有了家底后,第二代小孩很多人从小就在艺术环境中长大,后来许多人也的确走上了艺术的道路。在物质生活无缺后,转向精神世界,这就是我们眼前的林青霞。

  林青霞到底是不是一个作家,其实以我对文字的严肃性来说的话,我认为作家和作者这两个词之间还是有差别的。包括这场以书的名义在在线麻将平台_打麻将平台-app下載:书展上的盛会,有多少人是因了林青霞的作家之名才来到现场,我也是要打一个问号。不过这些似乎都并不重要,一个小时的活动结束时,宾主尽欢不是就很好了吗。林青霞说,希望60岁的时候能成为艺术家,所以努力学习书法和绘画,那就祝福她。不过比起作家林青霞,我更愿意称她为书写者林青霞。

  《窗里窗外》9月将出简体版

  粉丝发微博有机会参加首发式

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·理想国日前宣布获得林青霞新书《窗里窗外》的版权,内地简体版将于8月底与读者见面,林青霞本人将于9月中旬来京与读者见面。内地版《窗里窗外》仍采用港版张叔平的装帧设计,预计售价为88元,首印20万册。据出版方介绍,近期将联合多家媒体在网上发起新颖的征文活动,读者上传与林青霞有关的一篇文章、一幅照片、一段视频,甚至发一条微博,都有机会获邀来京参加林青霞的首发典礼。

  1972年林青霞以琼瑶爱情片走红港台地区,曾主演过百部电影。1990年以《滚滚红尘》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。今年转向写作。《窗里窗外》收录46篇散文,逾百张照片、摄影、书法作品。林青霞在序言中写道:“十七岁踏入影圈,至今的三十九个年头里,有无数人写过无数篇有关我的文章,有的有根据,有的却完全是虚构。这是唯一的一本林青霞写林青霞的书。这本书,我以最真诚的态度写出我最真的感受,希望和你分享。”她朴素干净的文字展现出平常人的一面,讲《窗外》中与男主角胡奇的银幕初吻,“他教我把牙齿合上,嘴唇张开,我照做,两个人牙齿磨得咯吱咯吱响。摄影师陈荣树迷惘地说:‘她像根木头。’”评价自己的从影经历时,她感慨,“即使拍了一百部电影,仍然因为没有一部自己满意的作品而感到遗憾。看完《东邪西毒》,我跟导演说:‘我少了遗憾,多了庆幸。’”回忆张国荣,她写道“我们一起拍《东邪西毒》,总是一起搭公司的小巴去片场。有一次,他问我过得好不好,我没说上两句就大颗大颗的泪珠往下滚,他搂我的肩膀说:‘我会对你好的。’那一刻起,我们成了朋友”。张国荣死后,林青霞对于未能协助张国荣摆脱忧郁症,感到懊悔自责。

  林青霞文笔清丽,得到董桥、蒋勋、琼瑶撰序推荐,其文章《有生命的颜色》更被选入《大学语文》(华东师大版)。

  马家辉林青霞对谈戏梦人生

  马家辉:《窗外》作为明星的起点。现在新书《窗里窗外》作为另外一个起点。为什么今天讲戏梦人生?

  林青霞:我觉得我的一生就像是梦。我走入电影圈,后来做了明星,我觉得这是我连做梦都不敢做的美梦,竟然变成事实。今天我在这边不是以演戏的明星身份出现,而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出现。我现在在这里,我也觉得在梦中。你要不要捏我一下,要痛才是真的。

  马家辉:每一位刚写作的人,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要有很特别的理由才会写的,你第一篇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写的?

  林青霞:第一篇文章是《沧海一声笑》,是写黄霑。他在临走的时候有跟我约稿写专栏,但是我不敢,我从来没有在报纸上发表过,所以我拒绝了他。然后他离开了,在他追思会之前,我想为他做一些什么,所以我写了一篇在线麻将平台_打麻将平台-app下載:他的文章,就是《沧海一声笑》。当然没有马家辉也不行,你跟我见面的头几次,曾经三次约我写文章。我在他追思会的前一天,坐下来,一提笔就写了两三千字。

  我觉得好像是他在引导我写,一下笔就没停过,写完打电话给你,你给了我四个字,“一字不改”,吓了我一跳,我心想还是要靠你给我改。

  马家辉:因为那时候是半夜三点半,我都没有看。

  林青霞:写完第一篇我也没想到要写第二篇,第二篇是《戏里戏外都是戏》。杨帆,因为他的朋友《红楼梦》要发行,所以他跟我提了很多次,叫我帮他写一篇《红楼梦》的文章。有一次我跟女儿在家里看《红楼梦》,他们看到(我演的)贾宝玉被父亲打屁股有很多反应,又抱着我,又哭。我觉得这个很有人情味,很有戏,所以我就写了第二篇《戏里戏外都是戏》。第三篇是《小花》。

  马家辉:我打断一下,看你电影我蛮感兴趣,你的女儿们慢慢成长,对你不同阶段的电影有什么样的看法吗?像她们看《东邪西毒》看得懂吗?你有慢慢跟她们一幕一幕地讲解说,我告诉你这一幕在说什么,我告诉你这一幕我也不知道在说什么。

  林青霞:说老实话她们不敢看我的电影,我三个女儿很少看我的电影。之前都是文艺片,都是谈情说爱,她们不爱看。后来打打杀杀她们也害怕,《红楼梦》她们倒是蛮喜欢的。

  马家辉:回到写作问题,第三篇呢?

  林青霞:第三篇是《小花》,我那段时间常常被媒体报道,飞短流长、乱七八糟,不是事实的。我觉得很无奈,就去吴哥窟旅行,我在废墟里看到千年巨石旁边长出一树白里透红的小花儿。我心想千年巨石里面都能向着阳光长出神采奕奕的小花儿,在人世间这么短的时间,根本不要计较这些飞短流长,所以我写了这篇《小花》。

  马家辉:你比较喜欢或者最喜欢的作家有哪些?

  林青霞:给我最大启发的作家是季羡林,他是大学问家。我的朋友金圣华,觉得我写作,要鼓励我,因为我刚刚开始很没有信心,他传了一篇文章是季羡林的《老猫》,是讲他跟猫之间的感情,没有很难的词汇,也没有很多的成语,但写得很有感情。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示,让我觉得写文章不一定要很多的成语或者很艰难的字,只要把感情,自己最真的真性情写出来。

  马家辉:除了季羡林,我知道你也很喜欢杨绛老师,杨绛刚过一百岁的生日。

  林青霞:我很喜欢看她翻译的一本书叫《斐多》,我觉得很震撼。这本书我送了很多朋友。我先生说送礼物最好是送书,我很高兴。我也收了很多书,我觉得收书、送书是很好的事。

  我以前不看书的,我17岁进电影圈,拍到最后连睡觉时间都没有,所以我看书的机会不多。我在学校也没怎么看课外读物。有一次我觉得要有一点文化美容,就到书店里去,也不知道选什么书。我记得有一个女孩子在那边说这个书什么什么,好像很懂的样子,我说你可不可以介绍我两本书。她就介绍我一本是《从未知中解脱》,一本是《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》,我就买了那两本,我觉得就把我智慧开启了。从此就慢慢开始喜欢看书,而且我结婚了以后有很多空闲时间。我大概有读书障碍,我看书看得很慢,我连看菜单都头晕,所以我喜欢听书,喜欢听蒋勋的《红楼梦》,喜欢听他讲《诗经》、唐诗宋词。

  马家辉:有没有讨厌的作家?

  林青霞:我讨厌骂我朋友的作家。

  马家辉:我们要想知道她讨厌的作家,先要知道谁是她的朋友。要知道最近谁骂了谁。

  林青霞:我没说我讨厌谁,不然大家告我,不得了。

  节选自在线麻将平台_打麻将平台-app下載:书展马家辉林青霞对谈

分享按钮
参与互动(0)
【编辑:蒲波】
    ----- 文化新闻精选 -----
 
直隶巴人的原贴:
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,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,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。
${视频图片2010}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[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6168)] [京ICP证040655号] [京公网安备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备05004340号-1] 总机:86-10-87826688

Copyright ©1999-2024 homefocus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